最新文章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第四镜 为生命护航,我们在行动

         2020-07-29        391

儿童防溺水”社会调研

(防溺水宣传海报)

调研队名:生命护航小分队

调研人:李益民 张豪宇

调研地点:周口市太康县城关镇、商水县纬一路阳城公园

            

一、调研背景

     炎炎夏日,面对炎热的天气,全国多地出现居民在禁游区域游泳等危险行为,从而造成一定的危险。并且由于近日强降雨原因,各地出现大面积水位上涨。在疫情的大环境下,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扛起重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同时做到大力宣传防溺水宣传,使得防疫情与防溺水相结合,提高我们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和个人价值。

二、调研时间

2020年7月16日-2019年7月24日

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制作了调查问卷并进行网络宣传。问卷覆盖面广阔,结果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为后续工作的进行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数据。活动过程中我们在各自居住城市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查,精准深入,沿街走访,一对一交流认真询问群众意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让本次调研的结果更加真实可靠,全面概括。

三、调研目的

     提高学生防溺水意识,普及游泳安全知识以及自护、自救能力和常识,科普溺水时正确科学的营救措施,加强与家长、社会的沟通联系,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确保防溺水意识的提以及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四、调研过程

(学生们填写调查问卷)

(调研成员--李益民邀请群众填写问卷)

(市民群众填写电子问卷)

(调研成员--张豪宇邀请群众填写问卷)

五、调研分析

      1.您的年龄段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22人,其中12岁以下的有8人;12-18岁的有16人;18-30岁的有95人;30岁以上的有3人。

结果分析:参加填写问卷的人的年龄差距较大,18-30岁的年龄段人数最多,12-18岁填写的人数占据第二,不过人数较少,12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人数最少。可见,中学生和大学生参与问卷更为积极,少年和中老年参与问卷较少,得到防溺水的知识较少。青少年和老年自我保护能力较小,在溺水事故受害者中占比较大,二者应加大防溺水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增强防溺水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更好的保护自己,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

2.您会游泳吗?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22人,其中会游泳的有21人;不会游泳的有101人。

结果分析:会游泳和不会游泳的人数差距较大,会游泳的人数较少,大多数人都不会游泳。不会游泳是发生溺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每年发生的溺水事故里,不会游泳无法进行自我解救者占大多数,溺水者在事故面前束手无策,只能任凭事故的发生,没能力进行反抗。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大众都尽量学会游泳,如不小心溺水,可提高反抗溺水的能力,必要时以自救,定会减少溺水事故悲剧的发生。

3.您身边是否发生过溺水事件?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22人,其中有过溺水事件的有63人;没有发生过溺水事件的有41人;不清楚是否发生过的有18人。

结果分析:从数据来看,情况不容乐观,身边发生溺水事件的人数最多,占据一半以上,溺水事故局势依旧严峻,必须重视溺水事件;不清楚身边是否发生溺水事件的存在部分人,可见还有部分人对溺水事件关注较少,了解溺水相关知识的渠道较少,不够重视溺水事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防溺水知识的宣传,增加溺水知识宣传渠道,让人们可从各方面学习了解溺水知识;多组织宣传增强防溺水知识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体会如何去自我保护和防范溺水事故;学校可以多发起防溺水相关的知识讲座和防溺水的知识问答比赛,组织学生办防溺水的宣传问卷和板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增强学校防溺水氛围,提高学生的防溺水意识和能力。

4.您对防溺水安全问题了解多少?

回答人数12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22人,其中对防溺水安全问题不了解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对防溺水安全问题了解一点的有88人,占总人数的%;对防溺水安全问题了解较多的有27人,占总人数的%。

结果分析:大多数人对于防溺水安全安全问题之了解一点;在剩余群众中,有的不了解,有的则了解较多,两者比例相差并不大。相关安全部门可以加强宣传防溺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防溺水相关知识,让群众们对防溺水相关问题有更好的了解。

5.您周围有经常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吗?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22人,其中偶尔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的有92人,占总人数的%;经常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的有23人,占总人数的%;从没有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

结果分析:大部分群众身边偶尔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但剩余群众中有小比例经常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但仍有极小比例从没有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相关安全责任部门可以定期定时,在社区或者其他公共信息发布场所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向群众传递防溺水相关知识,让群众感受到防溺水问题的重要性与社会对防溺水的高度重视和良好的宣传氛围。

6.您平时通过什么方式了解防溺水安全知识?

本题有效填写次数289次,其中平时选择通过新闻报道了解防溺水安全知识的有92次,占总次数的%;平时选择通过网络媒体了解防溺水安全知识的有78次,占总次数的%;平时选择通过学校、社区宣传教育了解防溺水安全知识的有93次,占总次数的%;平时选择通过其他方式了解防溺水安全知识的有26次,占总次数的%。

结果分析:群众对防溺水相关安全知识的主体了解方式是新闻报道和学校、社区宣传;其次是通过网络媒体途径来了解防溺水安全知识,少数通过其它方式了解防溺水安全知识,了解方式是多样化的,但是信息准确度和可信度都不相同,且大部分为被动了解,并不有利于掌握防溺水安全知识。相关安全责任部门应该从各个途径,各个角度入手,做好防溺水安全知识宣讲工作,保证信息可信性的同时,加入相应的能够引人注目的元素,做到让群众乐于接受,方便了解,更好的把防溺水安全知识印在心中。

7.游泳是一项非常有益的体育锻炼,为了保证安全,可以到什么地方游泳?

本题有效填写人数122人,其中选择在水流湍急的水域游泳的人数为1人,占总人数的0.82%,选择在自然水库游泳的为2人,占总人数的1.64%,选择在水深未知区域游泳的为1人,占总人数的0.82%,选择在有救援措施的正轨游泳池或者游泳场所游泳的为118人,占总人数的96.72%。

结果分析:选择在水流湍急的水域、自然水库、水深未知区域游泳的人占比较少,一定程度上表明这部分人防溺水意识仍需加强,没有深入了解到水的强大破坏力。绝大多数人选择在有救援措施的正规游泳池或游泳场所游泳是正确的选择,能够保证游泳的安全性,生命安全不会受到威胁。

8.当发现有人落水时,您会怎么做?

本题有效填写人数122人,在有人落水后,选择大声呼救,向周围人求助的人数为17人,占总人数的13.93%,会立即拨打110、120的人数为7人,占总人数的5.74%,如有漂浮物就及时扔给落水者的人数为6人,占总人数的4.92%,认为以上做法均正确的人数为92人,占总人数的75.41%。

结果分析:部分群众在有人落水时选择立即大声呼救,向周围人寻求帮助,把握时机,挽救生命,分秒必争,争取尽早救出落水者。选择立即拨打110、120和将漂浮物扔给落水者的占比相差无几,他们认为都能及时给落水者有效的援助,认为三种做法都正确的人数占较大比例,都能给落水者逃离溺水的生机,增大了落水者被救的可能性,有效性高。

9.如果有人在水边嘻戏、打闹,您会怎么做?

本题有效填写人数为122人,其中认为当看到有人在水边嘻戏、打闹时要及时制止的人数为116人,占总人数的95.08%,认为应该让他们打闹不管的人数为4人,占总人数的3.28%,选择和他们一起嬉戏、打闹的人数为2人,占总人数的1.64%。

结果分析:当看到有人在水边高危运动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及时制止,因为在水边玩耍具有较高的溺水风险,易造成严重后果,让人追悔莫及。看到此类情况选择不管不顾或者加入其中的人,防溺水的基本常识掌握不扎实,有待提高,不够重视溺水危害,没有防患于未然的态度,需要储备更多的防溺水知识。

10.以下哪些属于溺水事故的特点?

本题有效填写人数122人,其中选择多发生在节假日的人为数93,占总人数76%,选择多发生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人数为74,占总人数的60%,选择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过程中,有的是为救落水同伴溺亡的人数是107,占总人数的87%,选择多发生在小学和初中生中男生绝大多数的人数为85,占总人数的69%。

  结果分析:选择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过程中,有的是为救落水同伴溺亡和多发生在节假日的人数占比较高。这表明需要加强在节假日期间对中小学生的管控。并且同学之间要相互监督不能到危险水域去游泳,遇到危险时,第一时间寻求大人和警察的帮助。不能盲目施救。也要加强农村和乡镇中河道的管理,巩固安全措施。

11.请问您认为溺水者溺水的自身原因是?

本题有效填写人数122人,其中选择不会游泳的人数为54,占总人数的44%,选择没有在安全范围内游泳的人数为98,占总人数的80%,选择对自己的游泳技术过于自信的人数为91,占总人数的74%,选择对水的流动情况不清楚的人数为74,占总人数的60%,选择存在侥幸心理,对警告标,选择性忽略的人数为98,占总人数的80%。

结果分析:选择没有在安全范围内游泳,存在侥幸心理对警告标语选择性忽略和对自己的游泳技术过于自信的人较多。所以在夏季游泳时,需要选择在安全正规的环境游泳,注意警告标语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不要对自己的游泳技术盲目自信。这样才能够保证游泳的安全性,使生命安全不会受到威胁。选择不会游泳的人数占比较少,但是游泳这项技能也非常重要,可以选择到正规的游泳馆去学习。

12.疫情减少,酷暑来袭,您会选择外出到有水的地方玩吗?

本题有效填写人数122人,其中选择会,疫情已经完全控制住了,可以外出到安全的地方玩水的人数为1人,占总人数的0.82%,选择在不会,疫情还未完全结束,外面还是不太安全,待在家中最安全的为114人,占总人数的0.94%。

结果分析:选择会,疫情已经完全控制住了,可以外出到安全的地方玩水的人数极少。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家的安全意识都非常的高,非常重视自身安全。绝大多数选择不会,疫情还未完全结束,外面还是不太安全,待在家中最安全。说明大家清楚明白,当下疫情问题仍然还是一种威胁能够做到呆在家里保护自身安全。

六、调研总结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积极走出象牙塔,到社会中去,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就是让我们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三下乡”社会实践,使我们认识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肩上的使命,更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热情。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但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磨练了坚强的意志,也实现了社会实践过程中“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为切实保障个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应该时刻保持防患防疫精神,在疫情期间保障个人安全。我们相信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必胜信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夺取抗击疫情斗争的胜利,共度难关,期待与老师和同学们在校园中相遇那一天。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Baidu
sogou